ID: 1153401

大气压强说课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893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大气,压强
  • cover
课件24张PPT。大气压强 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现主导地位。 “大气压强”这节课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知识后进行的,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大气压知识的应用及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奠定基础。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了解大气压强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感知大气压强存在。 依据:教学目标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水平。 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难于理解和接受。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1、实验演示教学法 2、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教法上,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坚持以学法为重心,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创设情景,实验激趣,师生互动,引入新课(二)分组自主探究,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三)学生自主设计探究估测大气压, 视频介绍托里拆利实验一、创设情景,实验激趣,师生互动, 引入新课1.大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用一个塑料袋随手一捞装满空气,放在脸夹边,用一根小针扎破袋子,可感觉到空气的存在。这个实验说明空气且有流动性且占据一定的空间。2.空气受重力的作用 利用自制天平实验,先在天平一侧放一个充满气的排球,另一侧放上物体 ,使天平水平平衡,再将排球里的气放出,可观察到天平的指针会发生偏转。此实验说明空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3.大气压独具的功能 用一无底的上侧壁扎有小孔的瓶子在其底部蒙上沙窗,然后让它的底部浸入到水中一定深度,用手将小孔堵住同时提起瓶子,瓶中水不会掉落,演示过后,请一名学生重复同样的过程,看能否把水提起。 ④吸盘挂重物①空矿泉水瓶被压瘪②小试管在装满水的 大试管中向上运动③塑料瓶吸附在气球上⑤两吸盘吸在一起拉不开⑥堵口的注射器倒挂钩码1.大气压的存在二、学生分组自主探究,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大气压的方向大气压朝各个方向 大气压向上大气压向下三、学生自主设计探究估测大气压,视频介绍托里拆利实验 方案一:选用塑料挂衣钩、弹簧测力计(量程10N)、玻璃板、刻度尺和细线,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挂衣钩刚刚被拉离玻璃板时的拉力F,再用刻度尺量出吸盘的直径d,最后利用p=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1.粗略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