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下册美术《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 ( http: / / new. / article / 2016 / 06 / 01 / 2157515.htm ) ( http: / / new. / article / 2016 / 06 / 01 / 2157515.htm" \o "分享到QQ空间 ) ( http: / / new. / article / 2016 / 06 / 01 / 2157515.htm" \o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http: / / new. / article / 2016 / 06 / 01 / 2157515.htm" \o "分享到腾讯微博 ) ( http: / / new. / article / 2016 / 06 / 01 / 2157515.htm" \o "分享到人人网 ) ( http: / / new. / article / 2016 / 06 / 01 / 2157515.htm" \o "分享到微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学校的各种设施配备,学会设计规划学校布局。 过程与方法:学会设计未来学校蓝图,有意识地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形式原理,并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母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 教学策略: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即在设计校园规划布局图基础上增添了制作校园立体建筑模型,这样就形成“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历经六年的学习时光,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就像刚出芽的幼苗,在教师的精心哺育下,茁壮成长。毕业之际,面对即将离去的母校,留恋之情难以言表。因此,《二十年后的学校》的设置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 通过这一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校园规划知识,用绘图设计、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母校未来美好的愿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探究、尝试利用它们进行设计,制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本课教学中,可以采用“观察—分析—联想—创作”的教学策略,即从观察熟悉的校园情境图入手,了解校园规划相关知识,学习、掌握规划学校布局的方法,继而欣赏、感悟规划图不同形式美感,产生勇于设计、制作的愿望。在设计、制作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参考资料: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产业设计和居住设计三个方面。 平面图:是地图的一种。即将测试区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用规定的符号缩绘成的相似图形。 立体图:也称为“三维立体图”,是一类能够让人从中感觉到立体效果的平面图像。 总平面图:亦称“总体布置图”。主要表示整个建筑基地的总体布局,具体表达新建建筑的位置、朝向以及周围环境基本情况的图样。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感悟体验 一、感悟学校 1.听歌曲:《毕业歌》听这优美的旋律,是广为流传的毕业歌。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告别小学生活了,你想到了什么? 2. 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学校,(本校的照片)虽然我们的环境比较简陋,但在教室里大家一起学习、在操场上一起游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美好的回忆。 3. 想不想让我们的学校也能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年龄还小,但二十年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出一点力,规划我们二十年后的学校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