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46540

人美版(北京)六年级美术下册 1. 色彩的联想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26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北京,六年级,美术,下册,色彩
  • cover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对应信息技术主题 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 开始时间 学科 美术 学段 高段 年级 六年级 案例名称 色彩的联想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出版日期:2014年7月 教学案例设计参与人员 分工(可修改) 设计者 实施者 学科指导者 信息技术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他们对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让学习任务始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支架”和辅导。同时“支架”应该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而逐步拆减或重新组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发展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尊重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技能经验是教师基本思想准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学科整合来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思维水平,是课标中提出的重要理念。本课就是要学生对丰富的色彩展开自由的联想,运用美术的手法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了解色彩的表达规律,进而认识色彩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背景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美术课程应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色彩具有象征性,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技能:借助色彩的联想,能利用色彩的象征性创作一幅表达情感的色彩作品。2、经过欣赏、分析、实践的学习过程,初步学习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感受色彩的联想带来的审美享受。培养学生对自然、对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学习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把颜色恰当地组合,以表现联想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导入 出示三个词“兴奋、丰收、宁静”,如果让你为他们加上色彩,你会用什么色彩去表示呢?为什么? 学生运用白板,在色相环中拽出相对应的颜色:红色、黄色、蓝色 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轻松进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明确联想的意义。 学生上前在白板上拽出相对应的色彩。 2分钟 新授 (一)、色彩象征,教师启发学生参与谈自己的色彩感受。设问:“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你知道它给人的感觉什么样子的么?” 说出自己对颜色的感受 借助已有的感知经验,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存在的普遍性、差异性,知道不同颜色象征的意义,解决教学重点。 学生在白板上拽出相对应的色彩,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2分钟 (二)什么是色彩的联想?出示两张色彩图片:设问:看到这两张照片有什么感受?加上音乐后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答:看第一张图片感觉乱,第二张感觉宁静。加上音乐后觉得第一幅作品有过年的气氛,第二幅想睡觉… 从感官的转换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在心理上所产生的作用,从而感受色彩丰富的表现力 点击白板配以音乐 1分钟 三)、色彩联想的具体表现(1)局部放大法: 学生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