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机械波的产生 一、选择题(共15题)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能产生机械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周期长 D.波源停振时,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立即停止 2.如图是一列频率为50Hz的机械波的图像,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是2m B.振幅是6cm C.周期是4s D.波速是200m/s 3.在如图所示盛沙的漏斗下面放一木板,让漏斗左右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的细沙匀速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沙堆的剖面应是选项图中的 ( ) A. B. C. D. 4.机械波在某种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B.在一个周期内,某个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C.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D.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 5.如图所示,为波沿着一条固定的绳子向右刚传播到B点的波形,由图可判断出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是( ) A.向下 B.向上 C.向左 D.向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摆的振幅越大周期也越大 B.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小 D.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7.将一个小石子扔进平静的湖水中,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则树叶将 ( ) A.渐渐漂向湖心 B.渐渐漂向湖边 C.在原处上下振动 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8.如图,S为上下连续振动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0Hz,所产生的横波沿x轴向左右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质点A、B与S的距离分别为SA=11.2m,SB=16.8m。若某时刻波源S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此时A、B均已振动,则( ) A.A位于x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下 B.A位于x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下 C.B位于x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上 D.B位于x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上 9.振源A带动细绳上下振动,某时刻在绳上形成的横波波形如图所示。规定绳上各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位移x的正方向,从波传播到细绳上的P点开始计时,下列能表示P点振动图像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波不但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 B.在一个周期内,介质中的质点所通过的路程等于振幅 C.在一个周期内,介质中的质点向前运动了一个波长的距离 D.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波长和频率均增大 1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频率由传播机械波的介质决定 B.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与介质有关 C.机械波中的质点在一个周期内运动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D.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E.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13.美妙的乐音源于发声物体的振动,已知琴弦振动的频率由琴弦质量、长度及其所受张力(沿琴弦方向的弹力)共同决定。小提琴上某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琴弦,将其两端固定,可以通过拨动使其振动发声,当张力为F时,琴弦振动的频率为f。表中给出了4次实验的结果: 次 琴弦质量 长度 张力 频率 1 0.05 0.900 1.21 1100 2 0.05 0.900 1.44 1200 3 0.05 0.225 1.00 2000 4 0.05 0.100 1.00 300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表中数据可知,可能存在关系:随琴弦质量m增大,振动的频率f变大 B.由表中数据可知,可能存在关系:随张力F增大,振动的频率f变大 C.分析物理量的量纲,可能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