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57395

第三节 大气压强说课稿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5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节,大气,压强,课稿
  • cover
第三节 大气压强说课稿   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一、教材分析   《大气压强》是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本节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但由于内容较多,根据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分成2课时完成。今天只是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表准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测出大气压强的 六、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设计综合应用目标导学,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启发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七、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由4个环节   1.课前预习, 提前发放导学案,要求学生按导学案提前预习,并对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问题生成 2.情境导入 (1)知识点一 利用(1)“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2)“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引入一、大气压(1)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3)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大气压有关 (2).知识点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a课本上解释了两种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b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器材进行测量;(想想做做) c托里拆利实验。观看多媒体 d利用工具:气压计 e分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测出大气压强的 3完成导读单 4..反思整理、归纳梳理 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补充、归纳,然后小组内交流,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八、达标检测,反馈提升 九、【板书设计】第三节大气压强(一) 一、 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 证明存在 (1)利用身边工具:P=F/S 产生原因 (2)托里拆利实验 利用事例 (3)气压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