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0759

9.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872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答案,word,下册,化学,溶液
  • cover
9.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泥水、肥皂水、碘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牛奶、汽水、石灰水 D.酒精、泥浆、汽水 2.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麻油 C.食盐 D.牛奶 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4.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 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 B.汽油可以做溶剂 C.溶液都是无色液体 D.蔗糖溶于水可形成蔗糖溶液 6.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剂 C.溶液都是混合物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A.碘 B.汽油 C.高锰酸钾 D.面粉 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 ② ③ ④ X 双氧水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最易洗净沾有油污的餐具的是 A.冷水 B.热水 C.加了餐具洗洁精的冷水 D.加了餐具洗洁精的热水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水和生石灰 B.稀盐酸和碳酸钠 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 12.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 B.蔗糖 C.花生油 D.食盐 1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面粉 D.泥沙 14.下列洗涤原理与汽油除油污原理相同的是 A.水洗去试管内的高锰酸钾 B.洗洁精洗碗 C.洗发水洗头 D.肥皂洗衣服 15.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 D.用洗发液清洗头发 16.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二、综合应用题 17.据图回答下列实验的问题: (1)图甲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_____。蜡烛的作用是_____,最终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面粉发生的这个变化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图乙是氯化钠溶解的实验。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是因为氯化钠在溶液中以_____(填微粒符号)的形式存在。 在室温条件下,小明:①向100g水中加入5g氯化钠完全溶解;②在10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钾也完全溶解。他得到的结论:氯化钾比氯化钠更易溶于水。他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有_____(写一条,下同),错误之处是_____,错误导致了实验结论的不可信。 (3)如图丙,装置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mL,实验中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反应后量筒中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使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