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5223

【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综合学情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1647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检测,学情,综合,生命,空气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综合学情检测 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氧气 2.下面是对“植物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B.该实验的步骤: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C.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 D.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如图为人体呼吸示意图,a代表氧气,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空气中氧气进人血液至少要穿过3层细胞膜 B.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C.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反应 D.组织细胞获得a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小松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你认为小松(  ) A.选择A、B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B.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5.在锥形瓶甲中放人10 g纯净的块状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人10 g纯净的粉末状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B.C.D. 6.小兵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B.该反应放出热量 C.该反应的实质是Mg与CO2中混有的O2反应 D.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很快 7.关于2H2+O2 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8.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B.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中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 9.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10.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一定量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 B.10g NaCl溶解在90 g水中,形成100 gNaCl溶液 C.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200 mL 11.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12.某校科学小组同学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与原装置相比,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