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6368

第十一章 第二节 看不见的宇宙(学案)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605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十,版无,Word,下册,物理,八年级
  • cover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时刻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 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3.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物质是由_____或_____组成的。 2.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_____和绕核高速运动的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带正电,_____带负电,_____不带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提出问题 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那么组成物质的分子如何排列?分子是否像宏观物体一样会运动?分子间是否会有作用力? 我的猜想: 环节二:实验探究:分子间有空隙吗 1.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完成课本219页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水与酒精的混合后的总体积有无变化? _____,怎样变化?_____。 实验表明:液体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_____。 2.实例介绍: 将机油倒入一个壁很厚、相当坚固的钢筒中,然后加上2万个标准大气压,结果机油从钢筒壁里渗透出来。 该实验表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_____。 【小结】大量实验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_____。 信息窗: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例如:影子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 环节三:实验探究: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利用桌上的的实验器材,完成课本220-221页的图11-15和图11-16的实验。 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气体和液体的分子都在_____。 2.实例介绍: 把磨的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彼此互相渗透约 1mm 深。 该实验表明:固体分子也在_____。 【小结】大量实验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_ 。 环节四: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吗 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完成课本221页的图11-17和图11-18的实验。 实验现象: 1.压紧的铅块,下面吊一个重物时_____(选填“能”或“不能”)把两个铅块拉开。 2.压缩水时,水_____(选填“容易”或 “不容易”)被压缩。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认真思考,得到的结论: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环节五: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阅读课本222页的内容并思考,为什么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既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小试牛刀: 1.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可以说明( ) A.水分子由原子构成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2.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表明(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间存在引力 3.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分子引力的是(  ) 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B.将透明胶带按在写错的字上,用力把错字“揭”下来 C.钉子钉在墙上,钉子掉不下来 D.靠的很近的两滴水银自动结合成一滴 方法要点小结: 三、当堂检测: 1.物体是由大量_____组成的,分子间是有_____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在一杯100ml 的水中加入体积为 10cm3 的方糖,搅动一下使糖溶化,发现总体积为109ml,这种现象表明_____。 3.一段铁丝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