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8150

选择性必修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与发展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2129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选择性,必修,14课,文化,传承,多种
  • cover
从《尚书》看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指导依据说明 教学理念:本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对文化传承中的学校教育、报刊出版、翻译以及图书馆与博物馆的作用等内容的学习寻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指导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课标对本课知识点的要求有:①知道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②知道西方学校形式的发展③理解近代以来教育形式的变化④知道书籍作为文化载体的不断演变与发展及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⑤知道图书馆与博物馆的演变及其意义这些知识点的联系是:学校教育、印刷书、图书馆与博物馆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与载体。 2.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选择性必修三是围绕“文化交流与传播”设置的专题史,本课属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 一主题下的子课题,主要讲述了学校教育、印刷书刊、图书馆、博物馆四大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历程。通过多种形式,得以了解世界闻名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成长与发展。这一节课与第15课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有了文化传承的载体,使得文明得以延续,因此就必须重视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因此本单元内的这两节课的主题分别是“传承”与“保护”。 3.学情分析 (1)初中历史、纲要(上)中涉及了部分学校教育与印刷术的发展。(2)高二学生抽象思维快速发展,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已经能够独立自觉掌握教材和多种学习方法。力求理解教材的内容和内在联系,力求抓住主题,分出重点。因此对于本课的内容容量大,细小知识点多的情况下,需要在设计本课时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建构知识。 4.学术动态 备本课时,我浏览了以下书籍与文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李伟荣 李 林《<尚书>诸问题及其海外传播》刘波: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唐写本《尚书》栗洪武 陈 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李效杰《唐代私学教育考论》李兵《科举应试:北宋前期书院教学的主要指向》栗洪武《民国初年由学堂向学校嬗变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断层及其补救》叶修成《近十年来《尚书》热点研究综述》邢文《达慕思—清华“清华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0.刘立壹《古史“层累”与典籍译介 -理雅各的<尚书>译本及其中国古史观》 这些书籍与文章可以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及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的核心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通过借鉴其他老师的一些教学设计的反思,在上这节课时,更加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古代的尚书的传承作为典型加以解读。 5.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中国古代到近代各个时期学校教育的史料解读,以及尚书的传播情况的分析,知道古代到近代的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对尚书的竹简、抄本以及印刷书形式的解读,理解印刷书对文化普及及其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根据尚书竹简、抄本、印刷书的保护与保存,感受图书馆与博物馆对文化传承以及大众服务的巨大价值。(历史解释) (3)通过《尚书》的海外传播情况的解读,理解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巨大影响,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家国情怀)重点为:印刷书的诞生难点为:印刷书的诞生 6.教学方法分析 1.采用“史料解读”的方法4.采用“情境创设”法 7.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尚书》为线索贯穿全课,通过《尚书》从古至今的流传情况,分析古代到近代的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分析尚书现存的几种形式以及对珍贵《尚书》载体的保护的图书馆与博物馆的作用;以及通过《尚书》海外传播情况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