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8154

选择性必修3第十五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2519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选择性,必修,第十五,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
  • cover
第十五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设计 教学立意 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本课要注重从历史角度去探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从中感悟其重要意义,从而去引导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本单元中本课具有总结升华的特点,属于本单元乃至本书的最后一课,是对本书关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总结。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强化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包含了国内外的文化遗产,并且包含国内外不同时期的保护举措,之前高一学习内容中并没有涉及,对高二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课标要求 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的方式营造情境,了解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遗产的原因,拉进学生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能够选择典型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培养从历史角度去探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从而培养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素养。 2.能够结合图片,了解各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定义文化遗产的分类,提升历史判断能力。能够结合教材概念,掌握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提升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3.能够运用图片和材料,概括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并且可以认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4.能够结合教材,概括人们用了哪些方式保护文化遗产,运用事实加以说明,并且能够完成时间轴任务,从而概括世界上保护文化遗产的特点,提升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素养。 5.通过课后探究创设情境,并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文物的行列中,从而培养学生守护全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与使命,提升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化遗产的概念、感悟各位文化遗产;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文化遗产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感悟守护全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和使命。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中国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视频,结合教材P83页课前导语部分。 问:从视频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答:2019年,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且中国已有55项遗产,位列世界第一。 师:的确,至此,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暂时位居世界第一。另外,截至2018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师: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它们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视频中可以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情况,从而置身情境中进入新课,从而更能投入新课学习中。 第二部分:新课 感受各国文化遗产 (一)预习作业 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在以下所提供的文化遗产中挑选一个查找资料并结合登录标准,尝试撰写一份申请文化遗产的报告书(100-150字左右)。 名称 入选时间 故宫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 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昆曲 昆曲于2001年5月成为联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