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06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试题[下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50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第一,单元,试题,学期
  • cover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 山东临清 黄庆峰 1. 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 据拼音写汉字。(6分) 1 波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fei( )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 那你的yan yan( )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u( )枝。 4 朋友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yu( )。 5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engjian( )的水花。 2.默写《白杨礼赞》中的四个反问句。(4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乒坛小将邱贻可在47届世乒赛上一鸣惊人,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尔。 B.初三(2)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间相互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C.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严重。 D.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0分) ①高尔基, 作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 、 、 。 ②茅盾的农村三部曲 、 、 。 ③“说”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采用了“ ”的写法,“马说”即“说马”,表面说马,而意在说 。 5.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 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 一棵树,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为春风升起绿帆。 二.现代阅读(5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6.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7.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填空(5分) (1)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____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 _____(用文段外成语填空),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_____ (用文段外成语填空)。 (2)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作者表现出强烈的_____之情。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准确的。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反问与推测语气连用,既是作者的感慨,更是对统治者愚昧无知的无情嘲讽。 C.《马说》中的“说”在这里表叙述,本文述说了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D.本文选自《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宋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2分) 半亩方塘 谭岩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