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09036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56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课题,教案,定律,守恒,质量
  • cover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一、教情分析 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通过做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测定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从自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思考,得到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介绍化学方程式及其涵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定律量化的实验。在物理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会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本课题的重点;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本课题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与引入 提问:水由什么组成? 通过什么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 这只是定性的研究,如果定量研究生成2t氢气16t氧气需要水多少吨 思考猜想 复习旧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质量守恒定律及微观实质 介绍拉瓦锡等科学家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成果。给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问:为什么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展示多媒体课件观看动画演示,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思考观看、思考、总结讨论、总结 从化学反应微观实质入手理解适量守恒定律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所以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分组实验探究探究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比较。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校正。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学生实验,读数发现天平平衡描述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体验成功,学生产生成就感。 提出问题: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组织第二次活动与探究探究实验名称: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比较。实验步骤:1、将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和几颗碳酸钙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将碳酸钙和稀盐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动手实验、观察发现天平不平衡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交流、谈看法。因为二氧化碳跑掉了,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检测与反馈 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独立完成 知识的运用与巩固 讨论与小结 提问:反应过程中哪些量发生改变哪些量不变? 讨论并完成学案 知识的升华与归纳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