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09037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8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课题,教案,定律,守恒,质量
  • cover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②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在探究活动中注重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观察能力。②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参加”和“质量总和”的理解。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具体反应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发问题 多媒体展示运动会发令枪图片。引发问题: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总质量是否会发生改变。【环节二】分析推理,提出猜想 猜想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猜想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猜想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环节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演示实验一 红磷燃烧的实验耗时长,播放实验视频,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技巧方面(两次称量)起到示范作用。实验后,同学们观察到天平平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演示实验二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实验视频播放后学生观察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天平平衡质量相等,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改进实验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然后设计改进实验方案。教师用学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再次进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实验后,同学们观察到,天平平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得出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产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教师强调四要素:“参加”、“化学反应”、“质量”和“总和”。【环节四】分析论证,探求实质 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环节五】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播放镁条燃烧的实验视频,请学生分组讨论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关系?通过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二字,使学生明白,化学反应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可能会不相等,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一定是守恒的。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