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09040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45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单元,课时,第一,定律,守恒
  • cover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研究的人文教育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引言: 家用蜂窝煤烧过后质量为什么减少了?铁生锈后它的质量增加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那么在化学变化中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产生猜想。 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几种情况? 分组讨论,交流得出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制定方案 方案一(第一组)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第二组)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3、实施实验 适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4、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归纳、完成表格。 探究内容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 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变化规律。 问:验证上述哪种猜想正确? 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学生活动: 体会、记忆定律内容 教师强调: (1)、反应物确实参加反应了质量才能算在内。 (2)、各种状态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都要计算在内,如气态。 (3)、只适应于化学变化 学生阅读: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实验探究。 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对任何化学反应都有普遍性吗 是否有特殊性呢 实验探究: 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使小试管中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和小试管放在天平上,观察是否平衡. 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3、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归纳、完成表格。 探究内容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 结论 提问:反应前后质量为什么又不相等了呢?实验1中出现质量减轻的这一现象,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师生共同讨论: 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变轻。镁燃烧后与外界有物质交换,所以质量不相等了。 提问: 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使实验成功? 学生讨论、归纳: 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 课件演示动画: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 讨论: 学生讨论,思考(提示可从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微观分析入手) 归纳: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从而生成了其他的物质. 讨论: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原子的质量是否会变化 元素种类是否变化 物质种类是否变化 结论: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