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0983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基本能力试题

日期:2024-06-09 科目:文理综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3010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试题,山东省,城市,重点,高中,2013届
  • cover
高三基本能力试题 第I卷(共70分) 1.从科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地球温室效应,南极的冰山正在融化,导致海平面正在上升 B.夏天天热时,可以把房间内的冰箱门打开来降低房间温度 C.在寒冷的冬季用手直接触摸双杠会感觉很冷,这是因为冷气传递给手掌 D.冬天由于天气比较干燥,人们穿在身上的化纤服装经过摩擦可以产生静电,因此晚上脱衣服时可以看到火花放电 2.一天之中,阳光随时间推移不仅有亮度的变化,色彩也随之变化。一般规律是 ①早晨光线有红色的倾向 ②中午光线最强,色彩感觉最弱 ③夕阳光线最冷 ④夜晚色调最暖 A.②③ B. ②④ C.①③ D.①② 3. 冰是水在低温条件下的一种形态,然而生活中发现,在我国北方的冬季,河流往往是表面结冰而深层依然是流动的水.对于此种现象,原因是 A.水固化成冰时会释放出热量 B.表面冰层具有隔热保温作用 C.水在O℃左右具有热缩冷涨的性质 D.气温尚未低到使河流整体冰冻的程度 4.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石窟雕塑群中,四大石窟的成就令人惊叹,下列作品中作品和出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麦积山石窟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敦煌石窟 B. ①敦煌石窟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麦积山石窟 C. ①云冈石窟②敦煌石窟③龙门石窟④麦积山石窟 D. ①龙门石窟②敦煌石窟③云冈石窟④麦积山石窟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哲学上看,其原因在于 A.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永不消亡的 B.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比较而言的 C.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因而发展是无条件的 6.“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中说:“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蛰虫是指在冬季里蛰伏的小动物 B.蛰伏的小动物被春雷惊醒开始出来活动 C.蛰伏的小动物都是变温动物,惊蛰时随着气温的回升新陈代谢加强,开始出来活动 D.小动物的蛰伏习性具有遗传性,但在温暖的环境中会消失 7.在大自然的作剧下,地球的面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下边这幅山水画的地貌及意境, 下列哪一诗句能够体现出来?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8.《簪花仕女图》是古代画家周肪的著名画作,下列选项与画中人物所在年代及妇女服饰所用材料搭配正确的是 A.宋朝 丝绸 B.唐朝 丝绸 C.明朝 皮革 D.唐朝 棉布 9.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 B.唐 C.宋 D.清 10.我们把音乐节奏强拍和弱拍按一定规律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之为 A.节奏 B.力度 C.旋律 D.节拍 11.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造就了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或地方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天游”是西北民歌中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 B.南方民歌歌词比较含蓄,善用比兴,旋律多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C.“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唢呐和扬琴 D.“长调”和“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代表性体裁 12.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不同雪花中,水分子 A.数目都是巨大的 B.数目都是相同的 C.化学性质不相同 D.空间排列方式相同 13.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是因其往往散发着书卷气。书法艺术便是苏州园林的景观特色之一。其中,留园“五峰仙馆”厅内楹联写道: 下列对这幅对联的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上联说读书,下联谈赏花,读书、赏花皆为消闲的好方式,借以养生健身,尽可为之 B.上联的“书”则指“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