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12828

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专项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2978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放射性,元素,衰变,专项,测试,word
  • cover
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 2.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C.b为β射线、c为α射线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3.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则(  ) A., B., C., D., 4.第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α粒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B.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射线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 6.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发光的规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7.硼()中子俘获治疗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是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随后用中子照射,硼俘获中子后,产生高杀伤力的粒子X和锂()离子,则X是(  ) A.质子 B.电子 C.β粒子 D.α粒子 8.2007年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王淦昌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王先生早在1941年就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探测中微子的方案∶7Be原子核可以俘获原子的K层电子而成为7Li的激发态(7Li)*,并放出中微子(当时写作)即7Be+e→(7Li)*+,而(7Li)*又可以放出光子γ而回到基态7Li,(7Li)*→7Li+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Be+e→(7Li)*+是核聚变反应 B.(7Li)*和7Li的核子数相同 C.(7Li)*和7Li的比结合能相同 D.(7Li)*→7Li+γ的过程中,由于质量数守恒故未出现质量亏损 9.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高速电子流 B.在核反应方程中,X是正电子 C.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的过程中,要经适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是重核裂变,X是α粒子 10.衰变成,之后衰变成,Pa处于高能级,它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一个粒子,在这个过程中,前两次衰变放出的粒子和最后辐射的粒子依次是(  ) A.α粒子、β粒子、γ光子 B.粒子、β粒子、正电子 C.β粒子、γ光子、中子 D.γ光子、电子、α粒子 11.关于原子、原子核以及核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且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B.一个氢原子从n=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1种频率的的光子 C.10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5个原子核没发生衰变 D.核泄漏事故污染物铯(C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衰变方程为,由方程可判断x是正电子 12.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的含有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射线: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衰变时,生成的核和原来相比,核子数少4 B.发生衰变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