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19110

节奏与旋律(教案) 美术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404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节奏,旋律,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 cover
节奏与旋律 1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知识与能力: 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学生视听觉感官的联通,使其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学生学习运用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表现音乐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觉,并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的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体验综合性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 教学策略 本课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结合在一起,通过音乐与美术的结合,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及发挥余地。 教学中采用“音乐导入~探究新知~联想创造~欣赏评价”几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的节奏、强弱、起伏变化等,根据曲线、直线、形状的不同特点、不同感受,运用点线面来表现音乐的画面,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美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但他们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这学期是他们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地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难点: 学习选用合适的色彩与线条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音乐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吧 老师就满足大家,先来听段音乐,看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什么风格的乐曲。(课件) 2、几何抽象画派大师蒙德里安,听到这首乐曲后特有灵感,创作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作品。看,在接近正方形的白色底色上,有一条条明黄色的线条,疏密有致,纵横交错,上方有红黄白蓝小方块,就想一个个跳跃音符,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整个画面看起来轻快活泼。 3、但,究竟这件作品画什么 世界上没有一件具体事物长成这个样子,这画只有形状、色彩,但也能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叫抽象画。(课件返回)(板书:抽象画) 4、(课件)什么是抽象画 抽象画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艺术形式。这种绘画摒弃了生活中的具体、真实的形象和内容。画面上表现几何形体的组合或抽象的色彩和线条的挥洒,更注重表达画家的个人情感和审美。 抽象画代表人物有: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马列维奇、库波卡、克利、毕加索、梵高。 抽象画的表现形式:以涂抹色块来构成画面、用几何形构成画面、以粗放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 这节课我们就用抽象画来创作节奏与旋律(板书课题) 【设计思想】:歌听曲创设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能够及时融入新课的学习中。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线条与旋律 听一段乐曲,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线条 生:圆弧线,波浪线 师总结:轻柔的音乐适合用曲线、弧线、波浪线等柔软的线条。 刚才听到的乐曲旋律很优美流畅,画的线条是短还是长 (课件)音乐的旋律用美术的线条来表现,旋律的感受,主要通过线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