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25706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431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课题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教案 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运算的习惯。 3.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 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 突破 在已有的100以内加法计算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理解并把握重点。 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难点 突破 通过比较画线段图、拨珠、竖式等不同计算方法的难易,寻找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实现突破。 教法 在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在比较、练习中学习新知。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计数器等。 过程 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测个谜语好吗? 生:好。 多媒体出示谜面:小铁柱儿胆不小,头戴玻璃平顶帽。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品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手电筒。 师:对,这个物品就是手电筒,大家都知道,手电筒要发光,就必须用上电池,电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品,可是,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那么,你们想想,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说出应该集中回收。 师:对,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集中回收废电池,不随便丢弃。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来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课题板书:回收废电池。)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提供条件。 探新 1.出示教材第45页情境图,组织学生看图。 (1)师:你们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反馈,回答预设: 生1:这是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环保活动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1)班:122节,(2)班:77节,(3)班:149节。 生2:从上面的统计图中还能看出,为了奖励同学们,学校对回收废电池还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回收200节废电池,奖励十把手电筒,回收240节废电池,奖励一个足球。 (2)师: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三个问题:“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加在一起可以获奖?”“(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和“(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3)师:本节课我们将重点讨论上面大家提出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2.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加在一起可以获奖?”的问题。 师:在学习用加法解决问题之前,大家先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 分小组反馈,说明估算的方法。 生1:我觉得(1)班和(2)班加起来大约有200节电池,能获奖励。 生2:我觉得(1)班和(3)班加起来能获奖励。 师:同学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算一算。 3.解决“(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的问题。 首先请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思考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看谁想出的方法多。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师指名汇报计算方法。 生1:我是把77分成70和7,先计算122+70=192,再计算192+7=199。 师:这个方法不错,你能用我们原来学过的线段图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