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28350

大象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反思单元 显微镜下的证据(课件23ppt+视频+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7940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大象,视频,23ppt+,课件,证据,单元
    (课件网) 显微镜下的证据 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显微镜学家, 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提出问题 列文虎克用自己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他的发现改变了人们什么看法?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列文虎克喜欢磨透镜,再把它们做成放大镜和显微镜,然后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观察细小的物体,结果发现了许多人们不知道的秘密。 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 新知讲解 “自然发生学说” 17世纪之前,人们认为像猫、鸟这样体形比较大的动物是通过生殖来繁殖新生命的。 新知讲解 而蚊、蝇等小动物是从无生命的物质中产生的。比如脏衣服会生出跳蚤和虱子,污水会生出蚊子。 “自然发生学说” 新知讲解 1693年,列文虎克在用显微镜观察一只雄性跳蚤的时候,发现这只跳蚤竟然也长有生殖器。 跳蚤也有生殖器,难道像跳蚤这样的动物也是通过生殖来繁殖的? 新证据的发现引发了新的假设。 列文虎克的发现成为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第一个有力证据。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改变了人们对微小生物产生方式的看法。 新知讲解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鹅颈瓶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这个瓶子很奇妙,空气可以畅通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会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 使用合适的仪器获得的证据更有说服力。 新知讲解 鹅颈瓶实验 新知讲解 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反思交流 我的探究经历 我们发现了土壤里面有空气、沙粒…… 我们用手捻并用放大镜观察了土壤颗粒…… 我们还做过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 反思交流 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选择恰当的工具或仪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我的“观察秘籍” 活动交流 1.使用放大镜前,要用镜布擦干净。放大镜可以帮我看清楚一些比较小的物体。 2.常见放大镜有3倍的、5倍的,数字越大,物体看起来越大。 3.使用放大镜的时候要慢慢移动,直到放大镜下的物体最大、最清楚为止。 放大镜 我的“观察秘籍” 活动交流 天平 1.选2.调3.称4.读 我的“观察秘籍” 活动交流 量筒 将其放置平稳,视线要与杯内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读数。 一、我会选。 1.巴斯德利用一个特制的仪器彻底否定了生物的“自然发生学说”,这个特制仪器是( )。 A.烧瓶 B.培养机 C.鹅颈瓶 C 2.巴斯德将营养液煮沸的目的是( )。 A.把营养液中原有的微生物全部杀死 B.让营养液中的微生物繁殖更多 C.让营养液变质 A 一、我会选。 二、判断对错。 1.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 ) 2.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土壤中的小颗粒。( ) 3.使用放大镜前,要用衣服袖子把镜面擦干净。( ) √ √ × 4.跳蚤这样的小动物是从无生命的物质中产生的。( ) 5.使用合适的仪器获得的证据更有说服力。( ) × √ 二、判断对错。 三、填空。 1.放大镜可以帮我们看清楚一些( )的物体。常见放大镜有倍( )的、( )倍的,数值越大,物体看起来( )。 微小 3 5 越大 2.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 )。选择恰当的(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力的( )。 证据 工具或仪器 证据 谢 谢显微镜下的证据 【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的反思单元、结束单元。本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是“向科学家学习,对本学期经历的制订计划、搜集证据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包括三个主要学习活动。活动一:阅读故事,分析以列文虎克为代表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新证据的,意识到“科学观点的提出、反驳都需要证据,选择利用合适的工具和仪器,可以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活动二:“我的探究经历”引导学生重点回顾证据的获得过程。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