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泥连连看 【课例说明】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彩泥连连看》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制作而设计的一堂工艺课,教学生运用树枝链接彩泥,制作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和小人物。小树枝取自于大自然,它表面有自然的纹理且有一定的硬度;彩泥是儿童常用的制作材料,它鲜艳、柔软,可以轻松随意地捏出各种形状。本节课综合两种材料的特点,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制作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建立小学课堂规范的意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喜欢各类美术活动,想象力丰富、大胆,对于形、线、色的认识感性、真诚,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技能运用有限但是造型稚拙别有情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彩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等制作。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动画欣赏 激趣导入(3分钟) 1. 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 提出问题: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看的动画有什么不一样?(里面的物件都是彩泥做的)你观察得真仔细! 3.导入课题: 那你们玩过彩泥吗?都用彩泥做过什么呢?(动物、人物、植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学习一种新玩法。 出示图片,看看这是什么? 生:彩泥和树枝做的小人偶。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板书:彩泥连连看)。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视频中的彩泥作品与图片中的树枝彩泥作品,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活动内容的兴趣,初步感知树枝彩泥作品的表现形式,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感受 了解特点 (3分钟) 比一比,发现彩泥和树枝的不同特征 师: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彩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大家认真看一看,并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什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彩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鲜艳。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一定的硬度,粗糙、有纹理,易折断。(边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获得丰富的感官印象。在观察、体验、感受、分析的过程中了解树枝和彩泥这两种材质的不同特点。】 三、创设情景,分析作用(5分钟) 探索树枝在作品中的作用(出示课件) 树枝在作品中都有哪些作用呢? 今天天气真好!小马,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不行,不行,我身体太软了站不起来,可难受啦。) 师:听了小马的话,你想怎么帮它? 生:我们把它的腿换成树枝试试。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瞧!小马站起来了。 师:树枝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生交流。 师小结: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好啦!小鹿,我们可以一起走了。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为一年级的学生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思考,探究树枝在作品中的作用及树枝在作品中使用的位置。】 四、尝试造型 合理选材(5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观看微课,了解制作过程。 老师家养了一只仓鼠,特别可爱,我也想让它去公园玩,这只小仓鼠哪些部位可以用小树枝?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的吗?请看微课?(播放微课件) 师:谁来说说,林老师做仓鼠时,是如何选择小树枝? 生1:细软的树枝做胡须 生2:细长的树枝做尾巴 生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