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算筹到计算器 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 教学目标:1、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源流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认识算筹、算盘和计算器。知道算盘的结构,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常用键的功能。 3、知道如何用算筹、算盘、计算器表示一些数,并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用算筹、算盘进行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算盘、计算器等 教学时间:35分钟 谈话导入: 1、出示452+367 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还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计算? 2、揭示课题:从算筹到计算器 探究新知: 算筹: 1、介绍: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普遍使用。筹算就是拿小竹棍作“算筹”来计算。 2、了解算筹表示数的方法: (1)一位数有两种表示方法:纵式、横式 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 (2)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0”则用空位表示。如: 3763 703 9510 3、摆一摆:(同桌合作) (1)报数,摆算筹 (2)尝试,用算筹计算452+367 4、交流或看书P52页巩固 算盘: 1、过渡:大约一千四百年前,我国发明了算盘,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计算。 2、(举起实物算盘),你知道算盘的哪些知识? 媒体配合演示:算盘的结构 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木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和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3、合作学习:(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算盘)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生报数,拨珠,如6,125,4037…… (3)尝试:计算:452+327 4、看书P52页巩固 5、交流:比较80与8在算盘上有什么区别? 体会定位点的重要性。 计算器: 1、你知道现在又有了什么新的计算工具? 2、哪位同学会用计算器计算的? 抽生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师生共同补充,媒体配合演示: 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 计算器的主要功能 介绍常用运算器、数字键、开关/消除键,修正键等的使用。 3、小组合作学习: (1)复习交流,计算器常用功能键 (2)任意按一组数据:体会(先按的数字在高位上,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 (3)用计算器计算。 452+327= 3154-793= 456×273= 60325÷2413= 自我评价: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本课板书设计: 从算筹到计算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