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保护生态环境 1.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 ) A.使用环保购物袋 B.爱护花草树木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3.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会给周围居民区带来( ) 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放射物污染 4.导致臭氧空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利昂的冰箱、空调等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5.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B.大量使用化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C.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一直留在土壤中,不会转移到其他生物中 6.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下列属于人类破坏环境的实例是( ) A.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基地 C.将南美洲薇甘菊引入中国 D.雨污分流处理后排入河道 7.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酸雨 B.大量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C.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破坏 D.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8.为应对气候变化,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使用电子贺卡 C.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D.使用一次性木筷 9.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鼓励植树造林活动 B.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 C.废旧报纸、书籍进行回收或反复多次利用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10.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不燃放烟花爆竹 ②常用一次性筷子 ③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④乱采摘食用野菜 ⑤郊外游玩,践踏草地 ⑥垃圾分类 ⑦购物时多用塑料袋 ⑧房前屋后养花栽树 A.①③⑤⑦ B.①③⑥⑧ C.②④⑤⑦ D.②④⑥⑧ 1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争做环保小达人”的活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小东将家里的厨余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桶里 B.小南将废纸、饮料瓶等收集起来送往垃圾回收站 C.小西进快餐店吃饭时,从不用一次性碗筷 D.学校要求各班用一次性塑料袋扔垃圾,小北觉得不环保,向校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12.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B.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13.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塑料污染已无处不在,我们使用完的塑料包装,绝大多数会一直存在,并最终流入海洋。减少白色污染需要每个同学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或自觉回收塑料袋 B.塑料袋便宜、轻便,为了方便,我们应经常使用 C.开发和利用植物纤维制造可降解的塑料袋 D.少用一次性杯子和吸管 14.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