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349

20 《石钟山记》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161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石钟山记,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弄清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如何有机结合、环环相扣。 2.鉴赏作者变幻多姿的文笔,并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苏轼的《石钟山记》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类似之处,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而巧妙地结合起来,或事理交汇,或情景融合,其描摹生动精美,哲理上深刻蕴藉,语言隽永洗练,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美。 二、背诵课文 三、提问 根据文章三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谈谈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见闻和看法编织成一个整体的。 明确:课文第一、三两段是议论部分,第二段是描写、记叙部分。在第二段中写“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与首段李渤的“扣而聆之”照应;“余固笑而不信”与首段的“余尤疑之”照应,为最后一段笑“陋”埋下伏笔。又如“钟鼓不绝”与首段“声如洪钟”照应;“微波入焉”照应首段“微风鼓浪”;“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照应首段“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处处与郦说印证,又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为末段叹“郦元之简”作好铺垫。文末一“叹”一“笑”与开头紧密照应。由此可见作者把描写、记叙、议论有机结合,丝丝入扣。浑然一体。 文章开头提出两“说”、两“疑”,用事实和事理作反驳,用亲游石钟山所见所闻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推翻了李说,最后得出凡事必须耳闻目见,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交代了写作意图。 四、分组讨论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在写法上的异同: (讨论后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1)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的相同点: 两文都是游记,在表达时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的,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 (2)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不同之处: 叙议结构顺序不同: 《石》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后带出记叙,最后以议论抒发感想。即先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提出质疑,通过考察探究解疑,得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 《游》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 侧重不同: 《石》议论事理中侧重记叙,在此基础上有感而发,释疑得出事理极为简明。即要“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游》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深入严密地阐释,重在说理。 记游描述侧重不同: 《石》记游波澜起伏,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泊石钟山一段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过程,又有议论兼抒情的感慨。 《游》扼要交代记叙游山,概括叙写景物,记叙简要明白。 《石》缘事说理。 《游》借端说理。 五、提问 苏轼对石钟山的命名提出疑问,体现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他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他在文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那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评价 讨论后发言,教师点拨 明确:苏轼主要在诗、赋、词、古文、书法、文论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点拨:苏轼的诗赋中《题西林壁》最富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体现了观察点的变化,而所得结果各异的哲理。当人们为了认识事物而陷人其中的时候,殊不知这种陷入或许正是阻碍人们捕捉事物全貌的原因。这似乎又是与常识相反的。在常人的意识中,事物总是离得越近,看得越清,其实这正是一种常识的误区。微观固然有利于局部的细致观察,却不利于对事物作整体的判断。诗人在看山的感受中发现生活的哲理,给人启发。 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情韵最佳。其中“浓妆淡抹总相宜”一句中的“总”字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达到了景为情设,情因景生,物我合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