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35410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第1单元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04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1-2022,学年度,人教,历史,社会,九年级
    第2课 辛亥革命 第1课时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20世纪初中国时局的概况,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等历史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回顾、教材图文资料的研读等,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时期的情况能有个直观清楚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活动。 【难点】理解20世纪初中国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式导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变革的声浪此起彼伏。这就是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局势。那么,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合作探究】 一、20世纪的局势 阅读从开头至13页中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考: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是什么样的? 答案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等角度组织答案。 2、面对列强的掠夺,思考:中国的有识之士是怎么做的? 答案提示:(1)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成长,在收回铁路权方面积极努力。(2)知识分子们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二、 同盟会 1、阅读教材P13,思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的呢? 答案提示:(1)组织革命团体:从兴中会到同盟会(特别强调兴中会、同盟会的性质)。(2)宣传革命思想:三民主义。 2、阅读教材P13页的内容,清政府的“新政”与立宪运动。思考:面对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清政府试图改革,但由于没有触及制度本身,所以失败。 【课堂小结】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任何维护清政府的改良道路都走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2课时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北洋政府的 统治与军阀混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武昌起义的历史;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和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深刻理解孙中山“革命还没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学习孙中山等为了中国的统一牺牲个人、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混战。 【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理解民国初年共和专制的斗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式导入)可设问:有一个人被称为:(1)中国国民党国父;(2)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指出:孙中山。 【合作探究】 一、武昌起义 阅读教材第14页的内容,概括武昌起义的经过,并完成P15的问题。 从背景、时间、经过、结果4方面去概括。 二、中华民国成立 1、阅读教材P15第1、2段的内容,思考:中华民国是如何成立的?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齐集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黎元洪为副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2、阅读教材P16,思考:成立后的中华民国接着做了什么? 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这部法律有什么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