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381

13 《灯下漫笔(节选)》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377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灯下漫笔(节选),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进一步鉴赏课文。 2.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鉴赏课文 对含义丰富的语句进行梳理品味,披文入情,沿词悟理。 多媒体逐条显示如下语句及关键词语,学生分组研究、探讨、品味,教师相机点拨。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明确:注意其中的关键词语“极容易”“万分喜欢”。此句一方面回应了上文银票低价兑换现银时“我非常高兴”和行市上涨时“我更非常高兴”,揭示了中国老百姓的奴性心理;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一种享受,一旦有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喜欢”。“喜欢”二字,饱含辛酸、悲愤与无奈。 2.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明确: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是“羡慕”“叹息”“心悦诚服”“恭颂”。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容易满足的心态和造成这种落后心态的社会原因———专制暴力。通过打比方,愤怒抨击封建暴政,暴露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明确:注意揣摩“这一个小玩艺”,它指的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4.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明确:关键词语是“中立”“属于”“杀掠”“希望”和“决定”。本段揭示老百姓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 5.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明确:揣摩“奴隶规则”的含义,它指的是“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怒中国人沉睡不醒,怒其不争。 6.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明确:关键词语是“莫名其妙”“迂”“避”和“比较的‘稳’”。揭露了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7.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做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来看,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明确:在鲁迅看来,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