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3845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412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3届,高三上,三上
  • cover
鱼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1月模拟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与这种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西周的宗法制 B.秦汉的郡县制 C.隋唐的科举制 D.明清的内阁制 2.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 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 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 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一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世俗文化的兴起 C.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D.租佃关系的出现 5.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主要表明( ) A.重农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 B.人们注重对私有财产的支配 C.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宗族制度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6.《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皇帝观看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则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关注史书编纂 B.《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文化途径迥异 D.国力对比变化 8.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 A.技术支持 B.原料的支持 C.资本支持 D.市场需求 9.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 A.议会至上 B.和平渐进 C.自由平等 D.分权制衡 10.1890年,梁启超自广东入京会试,返程途径上海,“从坊间购得《派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这本质上反映出( ) A.南北方文明开化不平衡性的存在 B.中国近代印刷业发展的严重迟缓 C.现代地理知识在科举中极为缺失 D.中国感知世界文明的狭窄和迟钝 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21世纪教育网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12.“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材料强调的是( ) A.分封制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