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47221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参与环境保护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3884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活动,参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 cover
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参与环境保护 本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让我们认识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破坏生态环境会带来惨痛的教训。二是分析了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三是分析了公众如何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1.运用相关资料,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地理实践力) 3.理解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的措施。(综合思维) 4.结合资料,认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的措施。 2.认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观念。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老师】展示导入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不错,但是不是很全面,那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单元活动《参与环境保护》。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听讲 【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听讲、划重点 【老师】陈述:请同学们结合教学目标,先花5分钟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并把学案里的基础梳理完成。待会由学生完成。 【学生】认真预习、思考 【老师】提问:时间到,有哪位同学来梳理一下第一个知识点———一、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并展示: 一、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①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明古国都起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②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文明发展兴衰。 在一些地区,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文明的衰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破坏生态环境给我国带来的教训 ①历史上,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生态环境一度严重恶化。 ②盛极一时的丝路古城楼兰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 ③河北北部的木兰围场,曾因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荒山秃岭。 【学生】做笔记、划重点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展示: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老师】表扬学生,讲解纠错。 展示:答案:√×√× 【学生】听讲纠错。 【老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完成活动探究1—2。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成果。 展示:【活动探究1】 印度河流域古城的兴衰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这里就发展起来了早期城市文化,它以印度河平原上的哈拉帕遗址和摩享佐 达罗遗址(分别位于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境内)为代表。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规划整齐的街道,完善的供水和地下排水系统,以及精美的绘画、雕刻、棉织品和风格独特的青铜雕像等。据估计,古城摩享佐 达罗的面积约7平方千米,是一座拥有上万居民的繁华城市。地层学和孢粉研究等方面的证据还表明,当时这里气候比较湿润。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各种人为原因,肥沃的平原变成不毛之地,形成了今日黄沙滚滚的塔尔沙漠和印度沙漠。 除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外,还有一些地区的古代文明最终走向衰亡,你能举出一个实例吗?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其衰亡的主要生态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成果。 【老师】表扬分享成果的小组,并讲解 【参考】古巴比伦消失的原因:①古巴比伦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导致对耕地和木材的需求增大,于是开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