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47265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3564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格式,教案
  • cover
【教学课题】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知识目标: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结合建设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简要分析其地理背景及其分类。 3. 结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简要分析其地理背景,拓展蓝色海洋空间,维护海洋权益,说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意义。 【教学重点】主体功能区的分类及依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及举措 【教学难点】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自主学习】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 2.意义: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影响因素: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4.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5.主要类型: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概况 (1)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①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2.发展规划: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3.目的: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4.主要成就 (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3)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巩固练习】 (1)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经济发展优先理念提出的国土开发战略。(  ) (2)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工业化。(  ) (3)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 (4)渤海、黄海全部沿岸冬季海面都有结冰期。(  ) (5)钓鱼岛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  ) (6)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提示: (1)×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重大战略。 (2)× 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我国不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很大,并非不适宜开发。 (3)√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4)× 渤海、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都有结冰期。 (5)× 钓鱼岛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6)A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属于优化开发区域。] 【探究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 2010年底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国家层面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将全国划分为国家层面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每个功能区的发展原则不一。规划还明确了能源、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框架。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 问题1 (综合思维)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