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50119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算得对吗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2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93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课题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算得对吗教案 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2.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运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加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重点 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并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 突破 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正确熟练地运用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难点 突破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结合教材中所给出的不同范例,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教法 情境教学法;分析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弄清算理。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笔,计数器,草稿等。 过程 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现在来做一做下面几个题目。 多媒体出示: 37+179= 169+57= 236-36= 227-188= 学生先计算,然后观察这四个算式和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探新 师:同学们,你们常常到书店去买书吗?和同桌互相说说你们在书店买书时付钱的经过。 同桌交流并汇报。 师:谁能向全班同学讲一讲?指名学生发言。 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情境图。 师:今天,淘气和笑笑一起到书店去买书。 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观看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举 手自由回答自己观察到的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了解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自己了解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把“应付多少元?售货员阿姨算得对不对?”这一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师:我们怎样才能验证售货员阿姨算得对不对呢?今天我们首先就要来学习加法的验算,看看售货员阿姨到底算对了没有。 (板书课题:算得对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观察能力。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6页第一个问题。 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回答预设: 生1:老师,我们小组认为把两套书的价格加一遍,如果等于256元,就说明售货员阿姨算得对。 生2:我们小组认为用256元减去其中一套书的价格,如果等于另一套书的价格,就说明售货员阿姨算得对。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验算一下售货员阿姨算得对不对。 学生列式计算,通过计算结果说明售货员阿姨算得是对的。 教师小结:要想知道一个加法算式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次,来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归纳出加法验算的几种方法,这比单纯的老师去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2.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6页第二个问题。 师:刚才我们帮淘气解决了“买两套书,付256元,售货员阿姨算得对不对?”的问题。现在淘气遇到了新的问题,他付给售货员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不对呢?请大家再帮帮淘气算一算。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听取学生的发言,收集有效的验算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 可能有的学生用300减去44进行验算,也可能有的学生用256加44进行验算,教师对这两种验算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还要对验算方法作适当的分析与点评,让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减法验算方法,教师小结:(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