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5527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上第一单元史前时代复习资料

日期:2025-05-1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19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2012,学年,学期,单元,史前
  • cover
2012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3.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有什么意义?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4.促使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 5.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6.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生产方式:靠采集狩猎为主;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铲、石镰、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生产方式: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开始使用陶器。 生活时间 特点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人 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 距今约100万-50万年 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 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群居 距今约30000年 山顶洞人 外貌与现代人一样、懂磨光钻孔技术、会使用人工火、氏族生活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距今约7000年 浙江河姆渡人 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黑陶 距今约6000-5000年 陕西半坡人 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种粟、彩陶 距今约5000-4000年 炎黄尧舜禹 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 8.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类别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 生活时间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距今约三万年 体质特征 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与现代人基本一致 生产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使用磨制石器,仍以打制为主,懂钻孔技术(骨针) 生产方式 采集、狩猎 采集、狩猎、捕鱼 火的使用 最早使用天然火 最早懂得人工取火(使用火的意义:教与学P3) 生活状况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群居生活 氏族生活 (定义,特征:教材P8最后一段) 共同点: 完全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工具、使用火 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0.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区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生活地点 陕西西安 浙江余姚 生活时间 距今约6000-5000年 距今约7000年 自然环境 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河流较少 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网密布 建筑样式 半地穴式(圆形尖顶小屋) 干栏式 农作物 小麦、粟 水稻 驯养动物 猪 牛 制作陶器 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 黑陶(黑陶钵) 相同点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建立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的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说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1)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2)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1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 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