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6237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有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7115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九年级,一册,15.1,两种,电荷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5.1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 B.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 2.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是导体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 C.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D.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 4.如图,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按触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后的毛皮不带电 B.两金属箔带上正电荷 C.验电器不能检验出橡胶棒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D.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橡胶棒带了电 5.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使飞起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6.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  ) A.a表示氧原子 B.b表示原子核 C.c表示电子 D.d可能带负电荷 7.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失去电子,因此带负电荷 B.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两片金属箔带异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C.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验电器中的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金属球 D.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橡胶棒所带的负电荷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8.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9.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碰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发现原本闭合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了。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玻璃棒碰触了金属球,产生了振动,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 B.由于两片金属箔上分别带了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张开 C.由于两片金属箔上分别带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张开 D.由于两片金属箔上分别带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会慢慢闭合 10.如图所示,一根摩擦过的细棒靠近塑料细丝,塑料细丝被吸起,两根塑料细丝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细棒可能不带电 C.塑料细丝一定不带电 D.摩擦中细棒一定失去了电子 1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 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 12.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绝缘体的是(  ) A.人体 B.塑料尺 C.铜丝 D.铅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