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62945

1.1数据及其特征 课件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3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3506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版,36张,必修,信息技术,2019,数据
  • cover
(课件网) 学科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 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作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 2、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 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计算思维可以划分为四个步骤 (1)分 解:把问题分解成更小的、易于实现的部分。 (2)模式识别:观察数据的模式、趋势和规律。 (3)抽 象:识别模式形成背后的一般原理。 (4)算法设计:为解决某一类问题撰写一系列详细步骤。 学科核心素养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利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 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科核心素养 4、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1.1 数据及其特征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新知导入 什么是数据呢?其实数据就在我们身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符号来表达客观事物。 例如:180cm、70kg、36.5℃可以分别代表人的身高、体重、体温情况;200㎡、600m 、120km/h可以分别表示物体的面积、体积、速度情况,都是数据。 数据用来描述不同事物的运动状态。 新知讲解 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新知讲解 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符号 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本(文字、数字、字符)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符号。 新知讲解 数据的定义 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新知讲解 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符号都可以被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然后通过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还原成现实世界视、听、触等各种能感知的信息。 例如:180cm在计算机中转换成二进制: “180”在计算机中表示为10110100; 字符“cm”在计算机中表示为0110001101101101; 合在一起变为“101101000110001101101101” 新知讲解 数据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们提取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数据是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重要资源。 新知讲解 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加工。 (2)语义性。语义是将数据符号解释为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 (3)分散性。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4)多样性和感知性。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数据是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如图形、图像、视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