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71288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智慧广场-《组合问题》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97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学期,数学,智慧,广场,组合问题
  • cover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组合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 69、70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和了解较复杂的“组合”问题,经历组合规律的探究过程,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的,会面地思考问题,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份学习单 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己经有了”有序”的初步意识,但是学习内容浅,生活经验少,所以大多数同学対有序意识相当模糊,遇到组合问题时,多数是随机搭配。虽然信息窗的素材选取是学生生话中经常会发生的场景,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但是“组合”问题这一词语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孩子学习时会感觉有些抽象。由于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口头表达能力比低年级提高了很多,但是,他们缺乏经验,缺乏“组合”意识,在语言表达上会不通畅,需要教师的引导,总结规律时,部分学生能够研究出总结规律的字母式,但是描述总结的过程是一个难点。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初步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经历“杂乱———有序、复杂———简洁”的思维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首先以名字代表进行组队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有序组合的优势,然后展示以字母为代表进行组队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简单明了,有序组合的特点,不重复、不遗漏。通过比较以上三种组队方法,这样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组合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2、深化认识,寻找规律首先解决绿点问题。如果从 5人中选 2人参赛,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法呢?这是第二次组队尝试,大部分学生会用刚探究的有序列举,有序连线的方法解答。学生会感觉到问题有一种内在的规律,但是还不能确定。思维敏捷的学生可能会推算出在原来探究的基础上加上新组合的 4种方法,一共有 10种方法。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规律”渐显打下了基础。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借助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经历“具体———抽象”的思维过程,掌握定点连线法。微课视频中用表格的形式,用点表示学生人数,用两点之间的线段表示一种组合方法,依次类推,展示学生前两种,后面的表格让学生交流合作的方式探究未完成的表格,从而引发“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样循序渐进,组合的一般规律就深入学生内心了。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适用性,需要大量的例证的研究,规律已不言自明,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把握住了学生的认知,深化了有序思维,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巩固拓展,应用知识 巩固练习是学生深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途经,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三、联系生活,渗透文化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简单组合问题,了解华罗庚对数学领域的贡献,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 四、自主回顾,反思总结 与学生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自主回顾,建立起了清晰的知识结构,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五、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通过设计“端午节”五年级乒乓球比赛赛程,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 组合问题 无序组合 有序组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