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7812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日期:2024-06-1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2239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州市,跃华,学校,2013届,高三
  • cover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Ba 137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不可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C.光化学烟雾与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的大量排放有关 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可在铁制品的外层涂油漆或局部镀铜 2.对于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C.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3.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CO32—+ H2OHCO3—+OH—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 增大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升高温度,此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NaOH固体, 减小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 NO和5.6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NA B.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C.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 BaSO4↓+H2O B.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lO—+H2O+CO2 HCO3—+HClO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 3Cu2++2NO↑+4H2O D.将AlCl3溶液滴入氨水中:3NH3·H2O+Al3+ Al(OH)3↓+3NH4+ 6.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2的溶液:Fe2+、NH4+、Cl—、NO3—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S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D.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ClO—、MnO4—、Al3+、SO42— 7.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B.常压下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 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D.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 8. 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 B.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 D.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9.为测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mL0.3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0mL;再加0.2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在此时好不再变化,用去350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A.0.005mol B.0.01mol C.0.025mol D.0.03mol 10.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HClO>I2>SO42— B.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氧化为I2,淀粉遇I2变蓝 C.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退色 11.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B.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C.若X是碳酸钠,则W可能是盐酸 D.若W为氧气,则Z与水作用(或溶于水)一定生成一种强酸 12. 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要使混合液的pH=7,则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应为( ) A.1:10 B.1:9 C.1:20 D.1:2 13.可逆反应A(s)+B(g) (n为正整数)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和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没有使用催化剂 B.其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