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78573

【精品解析】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5.2染色体变异 同步练习

日期:2025-04-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520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高中,生物,人教,必修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5.2染色体变异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诸暨模拟)图中甲、乙为某一变异雌果蝇(2n=8)体细胞内的两个染色体组,则该果蝇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中,最有可能是(  ) A.重复 B.缺失 C.倒位 D.易位 【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1为X染色体,通过结构比较,可判断甲与乙果蝇的细胞中X染色体有差异,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甲、乙中X染色体的差别,可判断该变异是倒位,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添或缺失,或以染色体组数成倍的增添或缺失。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有缺失(缺失某一片段)、重复(增加某一片段)、倒位(某一片段位置颠倒)、易位(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2.(2022·深圳模拟)多倍体植物常出现在高寒地区。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低温对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影响,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的两个视野照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卡诺氏液是对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B.统计发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C.a细胞是较典型的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图像 D.b细胞的形成是低温处理在纺锤体形成之前 【答案】C 【知识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解析】【解答】A、 使用卡诺氏液是对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固定,A不符合题意; B、 在视野中看到的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多少与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所占时间的长短比例一致,因为间期所占时长最长,故统计发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不符合题意; C、a细胞染色体数目明显多于b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故a细胞是较典型的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图像,C符合题意; D、b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故进行了正常的细胞分裂,故应是低温处理在纺锤体形成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卡诺氏液用于染色体的固定,解离液为盐酸酒精混合液;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时期是前期,显微镜下观察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用于染色体的染色。 3.(2022高三下·湖北月考)一粒小麦(染色体组AA,2n=14)与山羊草(染色体组BB,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二粒小麦(4n=28)。后来,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染色体组DD,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体组的六倍体小麦(6n=42)。这就是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不存在生殖隔离 B.普通小麦花粉发育成的植株为三倍体 C.杂种ABD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6个染色体组 D.二粒小麦的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多倍体育种 【解析】【解答】A、依题意可知,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AABBDD,产生的配子是ABD,二粒小麦是异源四倍体AABB,产生的配子是AB,杂交后形成的染色体组成为AABBD的个体是不可育的,因此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因此普通小麦花粉发育成的植株应为单倍体,但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错误; C、杂种ABD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目也加倍为6个,C正确; D、依题意可知,二粒小麦的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并未发生染色体的结构变异,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 发育起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