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82082

【书法课软笔教学】毛笔——横画 课件+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18 科目: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1次 大小:71928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书法,课软笔,教学,毛笔,横画,课件
    (课件网) 软———横画 第一部分 标题栏 第二部分 标题栏 第三部分 标题栏 目录 CONTENTS 楷书基础基本笔画 楷书的定义 楷,楷模、法式也,是现今的标准字体,也叫真书、正书。由隶书演变而来。 萌芽于汉末、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 学楷的意义 实用角度 是现代汉字中的正式字体 艺术角度 是学习行书、草书乃至篆隶的基础 学习楷书的方法 楷书的用笔 楷书的结体 楷书的章法 途径:临摹与创作 是以古今优秀法书作范本进行临习摹写 是习字学书的必由之路 是模仿过程,熟悉掌握一般规律的过程 是继承与创新的需要 临摹的基本方法 摹 描红 双钩填墨 映格 临 对临 背临 意临 临 对临 背临 意临 注意的问题 取法乎上 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诸遂良的《雁塔盛教序》等。 勤于动手,巧于动脑 把握不同阶段的标准 执笔方法 卫夫人讲:“凡学书写,先学执笔”。 五字执笔法,经王羲之传,唐陆希声阐明,近代沈尹默提倡,产生广泛影响。 指实掌虚、腕活、笔摆———要领 枕腕、悬腕、悬肘法———腕法三种 擫、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 书写姿势 参见课本执笔歌、运笔操 另:立式、蹲式书写不常用,书上有介绍。 足安、端坐、身直、臂张、头正、纸正、笔正 要领:端正平稳、自然舒展、不紧张、不局促、不歪斜 三个一:视线离纸一尺 胸离桌沿一拳 字离胸一尺 书写姿势 参见课本执笔歌、运笔操 另:立式、蹲式书写不常用,书上有介绍。 足安、端坐、身直、臂张、头正、纸正、笔正 要领:端正平稳、自然舒展、不紧张、不局促、不歪斜 三个一:视线离纸一尺 胸离桌沿一拳 字离胸一尺 02 横画技法 思其理: 斜势: 1、符合人的生理书写习惯。 2、符合眼睛的观察习惯。 3、符合人的心理习惯:向上升腾。 弯度: 1、似桥有承载力。 2、似弓有弹力。 粗细: 1、节奏的体现。 2、毛笔的性能。 3、曲线美。 符合以上审美原理,则横变得形美、有力、生动感人。一千多年来,其风格多样而形态特点不变。 练其技 书法贵用笔,用笔需用锋。 起笔:逆(顺)锋 行笔:中锋。转笔调锋,上行提笔至中间后再按笔。 收笔:回锋。行笔结束,提笔。 橫:是自左向右用筆的筆畫 口訣:點、畫、提、點、收 起筆折鋒落筆,與水平面約成 45 度 提轉筆鋒使運筆方向與水平面成 6 度 中鋒運筆 調整成水平方向加重運筆 提筆輕壓止筆,意迴呼應收筆 45度 勒 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策 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 (一)上短横的写法 1、观察其与长横的异、同之处。 短、粗、两头上翘、收笔是转笔而非顿笔等是上短横的特点,与长横的特点不同,并且上短横用在字上,向下压,长横则上凸与之相反。 二者相同之处是斜度相同,都是左底右高。所谓“凡竖皆正,无横不斜。” 2、写法:逆(顺)锋铺毫转笔右上行,笔尖护尾回锋收笔。 (二)横的组合 请观察 (1)长短比例? 长横与上短横的长度比为:2:1 (2)粗细比例? 长横与上短横的粗度比为:1:2 (3)横间距? 以上短横的长度为准 “三”的写法。 “三”中间之横为“中短横”。   中短横特点是:平直、粗细较匀、起笔与收笔略尖,且收笔为转笔。  ———三”的书写重在字的高度,三横距离应匀称,并皆为左低右高之势。 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