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0223

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今别离》课件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228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语文,高中,人教,选修,今别离,课件
  • cover
课件18张PPT。今别离黄遵宪导入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向香港社会人士发表演讲时,引用了一首诗。“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赠梁任父同年》)这就是中国近代诗人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首爱国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黄遵宪的《今别离》。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年轻时即写诗反对拟古主义,务求写出“我之诗”。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 然而,黄遵宪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化的时代。就在黄遵宪出生的前8 年,即 1840 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 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丧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矛盾的加深,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黄遵宪出生后第三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天国政权存在了 14 年,太平军纵横18 个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社会动荡不安,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了解世界,并提 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认为不能以天朝大国自居。他们对于清朝政府的腐败, 深恶痛绝,呼吁强国强兵,抗击外来的侵略。1877 年1126 日傍晚,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一行 30 余人,最后在神户登陆,开始了在日本的外交活动。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自 17 世纪开始,遭到荷兰殖民者的侵略, 引起社会的变化,民族矛盾加深,其情形与当时中国相似。1868 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渐 强大起来。1874 年,发生了日本武装侵略台湾的事件,中国人在感到震惊的同时,迫切要求了解日本,想知道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究竟它是怎样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黄遵宪的心情也正是这样。 黄遵宪作为一个友好的使者,到日本后,漫游各地,参加各种集会,结交各方面的人士,与许多日本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异国的风土人情,增 加了他的创作激情,他写下了大量的反映日本历史、现状、自然景色和风情 、民俗的诗歌,后来编成《日本杂事诗》刊行。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游历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国家以及香港等共13个年头,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却矢志不渝,坚信“滔滔江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缅怀起这位客家先贤的远见卓识,仍然令人肃然起敬!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有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飞轻气球。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①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