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714090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欣赏 江南好|人教版

日期:2025-04-2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82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 cover
《江南好》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 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竹笛,了解并感受竹笛的音色。 2.分辨民乐合奏的《江南好》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 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 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拨,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 来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 一气呵成。 乐曲的结构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春雨绵绵、杨柳依依,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分别是 采用的是我国民间音乐常用的换头不换尾的创作手法,既有变化又不失统一的风格。旋律具有江南音乐的特点,围绕着主音用“加花”的方法,使音乐显得非常流畅、细腻。乐曲第一部分的结构是: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转调之后重复的第一段。乐曲第一部分充分发挥了竹笛悠扬的音色,把我们带进优美的江南水乡。 乐曲的第二部分由慢渐快,旋律轻快、跳跃,清脆的竹笛声好像把我们从优美的景色 之中惊醒。原来,江南不仅有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 着对幸福生活的感受,逐渐欢快的情绪使我们受到感染。第二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播放《江南好》音响片段,并提问: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画面?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们听到了哪种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具有怎样的特点? 2、介绍竹笛 竹笛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分为梆笛和曲笛两种。竹制、横吹,贴有笛膜。梆笛音色较为清脆明亮,曲笛音色较为柔和抒情。 二、完整聆听乐曲 1、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思考:这首乐曲的形式是什么?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介绍作品《江南好》 民乐合奏《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来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 3、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a.师:播放第一部分,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部分音乐描绘了什么画面?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b.师提问:这部分音乐有三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由不同的乐器主奏。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三个主题的主奏乐器。 c.学生随音乐哼唱这三段旋律。 (2)第二部分 a. 师:播放第一部分,学生聆听并思考:第二部分也有三个主题,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为这三个主题排序。 b.师提问:这部分音乐描绘了什么画面?它的情绪、速度与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 c.再次播放第二部分,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三个主题的主奏乐器。 d.请同学们随音乐唱一唱这三个主题。 三、拓展欣赏 1.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吗, 2、师生交流总结:歌曲《忆江南》《西湖春晓》古诗《枫桥夜泊》《泊船瓜洲》《江南春》等。 3、师:同学们能不能选择《江南好》中合适的音乐主题片段为《江南春》配乐朗诵。 4、学生自主选择《江南好》音乐片段作为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江南春》 四、课堂小结 江南音乐如诗入画,更多美妙的音乐等待我们的相识。 五、板书设计 江 南 好 民乐合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