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23169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线上检测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5312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线上,答案,版含,PDF,试题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D.摄氏温度 t与热力学温度 T的关系为 T t 273 摄氏温度升高 1℃,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 1K,故 A正确,D错误; B.温度由摄氏温度 t升至 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 T升至 T 2t 273 故 B错误; C.天气预报临沂某日的最高气温是 30℃,对应的热力学温度是 T 30 273K 303K 故 C错误。 故 A正确。 2.C 【详解】 AD.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由图可知,T2温度 下,分子速率较大的分子数比较多,则其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温度较高,故T1 T2 ,AD不 符合题意; B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中 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会增加,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B不符合题意,C符合 题意。 故选 C。 3.A 【详解】 A.分子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故 A正确; 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总和,故 B错误; C.气体压强由温度、体积决定,即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故 C错误; 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 动能变小,故 D错误。 答案第 1页,共 6页 故选 A。 4.B 【详解】 A.在 t1时刻,上极板的电量q达到最大,电流变化率最大,因此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达到 最大,故 A错误; B. t2 时刻电量q的变化率不变,线路中的电流变化率也不变,所以线圈的电流方向保持不 变,故 B正确; C. t1 t2 时间内电量减少,而乙图电路电流为逆时针,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电容器处于 充电状态,电荷量变大,故 C错误; D.从 t3 t4,上极板的负电荷转移到下极板,这是电容的放电,所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是 顺时针,故 D错误。 故选 B。 5.B 【详解】 AD.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时,如果两者的温度有差异,它们之间就会发生 热传递,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热,最终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同,即达到热平衡,AD正 确,不符合题意; B.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B错误,符合题意; C.若 a与 b、c分别达到热平衡,三者温度一定相同,则 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C正 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C 【详解】 A.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为开尔文,故 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 B错误; C.根据热平衡定律知,如果两个系统均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也处 于热平衡状态,故 C正确; D.分子的热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不会均相等,故 D错误。 故选 C。 答案第 2页,共 6页 7.C 【详解】 AB.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永不停息,分子的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 头少的分布规律,不可能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故 AB错误; CD.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只要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保持不变, 由于体积不变,所以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故 C正确,D错误。 故选 C。 8.D 【详解】 A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 r=r0时,F 引=F 斥,分子所受的合力为 零,并非不受力;当 rF 引,合力表现为斥力,并非只受斥力,故 A、B错误; C.在分子间的距离从 0.5r0增大到 r0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逐渐减小到零, 故 C错误; D.在分子间的距离从 r0增大到 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再减小, 故 D正确。 故选 D。 9.C 【详解】 AB.假设将距离无穷远的两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两分子间距离在到达平衡距离前分子力对 两分子始终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又因为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当到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