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23805

备战2022 中考一轮语文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四、课外古诗词曲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7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667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备战,课外,PPT,76张,课件,训练
  • cover
(课件网) 四、课外古诗词曲分主题专项训练 第一类 送别思念 一、(2021·营口)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秋浦①途中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四年(844)又由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此诗即为此次行役而作。②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的老家樊川即在那里。 1.赏析“萧萧”“淅淅”两词的表达效果。(2分) “潇潇”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潇潇”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苦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2分)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直接表现了对故乡的牵挂。 二、(2021·仙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长安早春旅怀 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①,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②。 【注】①坼(chè):裂开,意指草木发芽。②欲三十:快要三十岁,白居易当时二十九岁。 1.本诗是怎样围绕“早”字来写景的?(2分) 颈联中描写春草和柳枝,围绕“早”字来写。“新绿”“轻黄”描写了早春小草和柳枝刚刚萌发时特有的颜色,表现了早春的万物复苏。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追求?(2分) 思乡之情,孤独之感;中举后对仕途前程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①。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②。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①赊:遥远。②槎(chá):这里指水生植物。 1.下列诗句中的“东风”与本诗中的“东风”意思不同的一项 是(  )(2分)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 2.“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一句以乐景写哀情,请结合本诗作分析。(2分) 草色青青,春花开放,河边的早春景物十分美好,可离家远行的诗人无心欣赏;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诗句以乐写哀,衬托出游子的孤独以及对亲友的思念。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4分)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 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②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即陈襄,苏轼好友。熙宁七年(1074),陈襄杭州任满,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作此词送别。②临平山:在杭州东北。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1.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2分) “荧荧”,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既指残灯斜照之光,又指泪光。生动表现出词人因思念友人而独守孤灯,彻夜难眠的情状。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借景抒情,借清冷孤寂的哀景,表现出词人在友人离别后的感伤之情。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7分)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②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