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天教案 教材分析 《飞天》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飞天作品,丰富学生对飞天的视觉和审美感受,使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在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飞天的艺术特点、表现的多样性及其带给人的独特美感,同时,使学生从中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艺术是非常独特的,它变化万端、绚烂多姿,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飞天作品与我国石窟艺术是同时出现的,自十六国开始,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至元代末期,伴随着敦煌石窟的没落而消逝。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欣赏探究不同时期的飞天艺术形象,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飞天的艺术特征,感受飞天之美。教师应注意从飞天的造型、色彩、线条、动势等方面指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飞天艺术之美,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我国石窟和飞天的知识,感受我国的飞天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讨论、分析作品,逐步形成基本的审美素养和学习能力,参考传统飞天形象用拼贴方式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飞天造型艺术魅力,増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并用简短的文字语言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并试着用拼贴方式创作一幅飞天的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四、教学难点: 分析飞天壁画的艺术特点,理解飘带与飞天身体动势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走近敦煌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嘛?你知道唐僧赴西天取经是到哪个国家? 生:看过 师:同学们,看,在这张地图上红色的线就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丝绸之路”。唐僧师徒就是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到达了天竺,取回了真经。在这条取经路上有一个地方被称为“世界艺术史上伟大的奇迹”“世界最大的画廊”--敦煌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极富盛名,今天我们就像唐僧师徒一样来敦煌石窟取取经。 师:那你知道壁画中,有一种姿态非常优美但不占主要地位的是什么艺术形象嘛? 生:飞天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跟着师徒四人去探寻一下飞天的秘密吧 出示课题:飞天 【设计意图】:设置取经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取经一:追根溯源 首先,我们一起来探寻飞天的起源问题,哪位同学收集到了这方面的资料? 生:介绍飞天起源。(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 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 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师:从资料中了解,飞天是从印度起源的,那我们一起来欣赏当时的飞天形象。(图片展示) 在菩提树的上方呢,各有一身飞天,你发现他们的后背上长了什么吗? 生:翅膀 师:也就是说印度早起的飞天要借助什么飞翔啊? 生:翅膀 师:他的面部是现在流行的v字脸吗? 生:不是,比较圆 师:也就是说那时候的飞天面部是比较圆润的。 那时候的飞天除了脸部圆润之外身体也是比较短小的,而且上体半裸,肩披大巾,腰缠长裙。用因为那时候的飞天是雕刻在石壁上的,因此线条比较粗,而且整个色调是单一的石壁颜色。 师:那我们再看看他的姿态可以拿哪个字母来概括一下? 生: “L”型(教师示范填写取经打卡单) 师:那你觉得他飞的轻盈自如吗? 生:有点不轻盈 师:这样的人头鸟身的飞天呢,沿着丝绸之路一路飞,飞到了我国古代的西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看飞到西域后飞天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你们来说一说 那我们一起来写一下取经打卡单(师生共同填写取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