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46547

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269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考试,浙江省,Word,试卷,历史,二模
  • cover
绍兴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论及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礼治”思想,有学者指出:“(其)殆即表现此过渡时期之趋势,故言礼而不为纯儒,近法而终不入申(申不害)商(商鞅)之堂室也。”下列项中,对这一“礼治”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①孔子曾将其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②体现了荀子“礼法并重”的理念 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董仲舒的思想④朱熹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理学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有“老秦”之誉的秦国崛起奋进并走向强大,无疑为秦王赢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秦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按军功大小封赐的军功爵制 B.将秦、赵、燕北部长城连接起来 C.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D.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3.对于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南朝有诗人专咏曰:“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宜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下列取自《天工开物》的插图,与这一“专咏”相关的是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4.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至中正之法行,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其咎。”该学者评价的这一选官制度 ①由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②选才过程体现出开放和公平的特征 ③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主要依据④较好地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自由流动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苏轼任徐州知府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一诗,诗中序言曰:“彭城(徐州)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由此可见,北宋时 A.北方居民普遍以煤作为燃料B.北宋开始用煤炭做燃料治铁 C.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D.燃料的改进提高了冶炼质量 6.有史籍在介绍古代某机构时说:“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该史籍介绍的这一“机构” A.是设置于边境的地方行政机构B.官职可以世袭,不用交纳贡赋 C.集军民、政教管理事务于一体D.负责管理西藏、新疆等地事务 7.《吴江县志》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化)、弘(治)以后,士人亦有精其业者。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朝江南地区 ①丝织作坊的发展②雇佣关系的出现③商人群体的形成④新兴市镇的繁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 地方行政体制 时期 地方行政体制 秦汉 郡、县二级制,后在郡之上设州 宋朝 路、州、县三级制 唐朝 道、州、县三级制 元朝 省、路、府、州、县五级制 A.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C.地方自主权力不断扩大D.地方割据局面彻底消除 9.徽派雕刻主要用于民居、祠堂、牌坊等建筑的装饰和家具、屏联等工艺品的制作,这些附在建筑实体上的雕刻作品,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艺术的成就,从而成为人们赞不绝口的徽派古建筑中的“三雕”。下列关于徽派古建筑中“三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居古宅粉墙青瓦,饰以精美的木雕、石雕、根雕 B.敬爱堂是徽州古民居中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古建筑 C.宏村的胡文光刺史牌坊,是徽派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D.徽派木雕艺术的精品《唐肃宗宴官图》位于承志堂 10.下图(左)是一幅题为《外人以铁道侵略中国之危象》的漫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