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5857

诗经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10552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诗经
    《诗经·氓》教学案例 导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同繁星一样光彩夺目。诗经的质朴,楚辞的瑰丽,乐府的厚重,唐诗的恢弘,宋词的精工,元曲的通俗都令人如痴如醉。而《诗经》就是这些繁星中一颗璀璨夺目的启明星。它是我国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卫国一个关于氓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卫风·氓》。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能够疏通文意并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一、预习提问: (屏幕) 1、《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是 ()文学的源头。反映了我国由()到()大约五百年的社会生活。 2、《诗经》按内容分()()()。 按表现手法分()()()。 3、读准下列字音: 氓 蚩蚩 愆期 将子无怒 于嗟 夙兴夜寐 渐车帷裳 靡室劳矣 二、新课教学: 1、找同学分章读课文,纠正字音后,学生齐读。 2、找同学翻译课文,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3、简述并《氓》的故事情节。 一、 (第一、二章) 恋爱 二、 (第三、四、五章) 婚变 三、 (第六章) 决绝 《氓》没有恋歌的甜蜜,没有战歌的气势, 也没有颂歌的华丽,那么作品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让我们跟随女主人公或欣喜或忧伤呢? 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理智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4、这样一个勤劳温柔的女子为什么经历了一场悲剧的爱情呢?分析悲剧原因。 结合其他爱情悲剧。 (屏幕) 明确:社会因素(根本原因)、道德因素 5、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女主人公的形象美,也感悟了《氓》这个故事的悲剧美。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再美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来表现,作者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体现这些美呢? (屏幕) 艺术手法: 赋、比、兴。2、对比(简要分析)。 (板书 艺术手法:赋比兴) 6、诗经中最普遍应用的就是赋比兴的手法,到底什么是赋比兴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屏幕) 举例:《氓》《无衣》 《伐檀》 《木兰诗》 表达效果:开门见山 增大容量 便于抒情 (板书)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屏幕) 举例:《氓》《硕鼠》 古典诗词举例:比如写愁的诗句。柳树。 表达效果:形象生动 鲜明含蓄 化抽象为具体 (板书)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屏幕) 举例: 《关雎》 《蒹葭》 《孔雀东南飞》 (屏幕) 表达效果: 暗示象征 烘托渲染 (板书) 三、课堂训练 赋比兴对后代文学作品影响深远,现在,我们就通过欣赏一些文学作品,进一步理解赋比兴的手法。 (屏幕)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3、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4、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 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 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赋比兴的手法在歌词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民歌中。(屏幕)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陕北民歌《东方红》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 黄梅戏《天仙配》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播放《敖包相会》 展示歌词: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 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运用了比兴手法。 四、好,那我们就要学以致用,首先我们来欣赏两个作文片段。 (屏幕) 顽石在与心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