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60332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透镜 同步练习(有解析)

日期:2024-06-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6153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透镜,同步,练习
  • cover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4.2 透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2.如图,以下物品中,有一定会聚光线能力的是(  ) A.圆柱形瓶装水 B.方形玻璃砖 C.近视眼镜片 D.凸面镜 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若f大于L,则凸透镜从此位置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会(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4.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是凸透镜 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5.一束光由空气射入凸透镜,则折射光束(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入射光束会聚一些 6.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10cm B.一定等于10cm C.一定大于10cm 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 7.如图甲所示,某透镜正对太阳光,在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看到的现象如图乙,为了判断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小明将透镜逐渐远离白纸,观察白纸上的现象进行判断。对此操作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判断 B.无法判断 C.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凸透镜 D.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凹透镜 8.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太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太阳光 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9.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0.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对图乙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A.2或4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 11.如图所示是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虚线处的透镜(  ) A.一定是凸透镜 B.可能是凸透镜也可能是凹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不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12.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物理书上一定距离时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两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为_____透镜;若入射光线射向光心,则该光线通过透镜将会_____(选填“偏折”或“不偏折”)。 14.如图是利用太阳光来测量某凸透镜的焦距的照片,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明认为凸透镜远的焦距一定大于L,那么,小华的推断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为了检验小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其推断是正确的。 15.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 16.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打磨成_____(凸透镜/凹透镜),利用它对太阳光有_____(会聚/发散)作用,应将待引燃的物体放在透镜的_____处。 三、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远古时候,人类只能够仰望夜空,用肉眼来观测。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浩瀚的天空,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