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67943

1.3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讲义+强化训练-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6274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年中,第二,必修,地理,高中,2019
    1.3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知识清单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2.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 (1)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 (2)环境承载力: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 3.影响因素 (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常常是由区域中的“短板”即最紧缺要素决定的。 (2)影响因素:区域资源、环境因素、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地域开放程度等。 4.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途径 (1)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资源,改善环境。 (2)提高区域开放程度。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1)反映了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体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 3.大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4.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 5.特性:具有相对性。 强化训练 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读某岛国2015年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 最适宜的人口数 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45万 25万 35万 1.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 A.a B.b C.c D.d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2015年该岛国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45万代表(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临界值 D.以上都不是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内 3.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表中相关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里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如图为1987~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6.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a、b分别表示( ) A.a人口合理容量,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B.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 C.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D.a人口合理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8.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有( ) 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自然资源状况③科技发展水平④人均消费水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9.表中信息反映了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10.与长江中下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