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80350

3.3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强化训练-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9995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必修,选择性,地理,高中
    3.3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强化训练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于2018年7月3日下午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 )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 C.下游的华北平原 D.所有的支流 3.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A 2.B 3.A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华北和东北区域的正常雨季是在每年的7、8月,小浪底选择在7月初进行调水调沙,主要是为了黄河流域在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工作做准备,A正确。中游含沙量大以及下游泥沙淤积量大,不一定选择在该时间调沙调水,排除BC。此时黄河流域处于汛期前期,尚未进入汛期,D错。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一带,B正确。青藏高原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含沙量较小,上游支流的含沙量小,AD错。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较少,下游河段的泥沙也主要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C错。故选B。 3.“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可以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从而有利于减少下游河段的泥沙含量,①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而“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该措施对于减少黄河下游流域的泥沙含量几乎没有什么作用,②错误;“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该措施会使得下游地区的水量更少,③错误;“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利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可以缓解下游地区水量较少的问题,④正确。故选A。 【点睛】一般而言,水库对下游河段具有调洪的作用,为了发挥水库调洪的能力,一般会在流域汛期前期泄水,为汛期蓄洪腾出库容。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 5.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 【答案】4.C 5.B 【解析】本题以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流向的判读、水能资源丰富程度的原因。 4.本题考查依据等值线判断河流流向。读图和指向标可知,图示年等温线数值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可得知,图示地区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又由于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示河流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C对,ABD错。 故选C。 5.本题考查依据等值线判断水能资源的丰富程度。读图和指向标可知,图示年等温线数值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由于海拔越高温越低,得知图示地区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年等温线越密集,河流海拔变化越大,河流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图中乙丙河段的年等温线最密集,所以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乙丙河段,B对;甲乙河段、丙丁河段、丁戊河段年等温线均不如乙丙河段密集,故水能资源不如乙丙河段丰富,ACD错。故选B。 【点睛】第1题,海拔越高气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