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8310

4.2.3汉唐盛世学生版(第三课时)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133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2.3,汉唐,盛世,学生,第三,课时
  • cover
4.2.3汉唐盛世(第三课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太宗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的基础上,理解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学生讨论、对比、阅读过程中,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在改革政策,自觉维护现有的改革开放政策、民族政策;树立群众观点,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难点:唐初新政实施的原因和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比较学习法。 ■学生准备:讲学稿。 ■课前预习 1、唐太宗李世民以 和 著称。 2、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 比较 , 得到 , 融洽, , ,被史家誉为 。 3、唐太宗在位时,国家政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 。 4、隋朝创立的 制度,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 5、唐太宗时期实施的新政 具体措施 作用及影响 政治 经济 民族 ■知识摘记 ■巩固提高: 1、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在三省六部制中,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内史省 3、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4、科举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它强调选拔官员的标准是( ) A出身 B、品行 C、才能 D、学历 5、材料一:(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唐太宗曰:“夫以铜不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唐朝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朝代并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调整政策,理顺关系,协调发展。 (1)根据材料一,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统治思想?这与诸子百家中谁的思想相一致? (3)材料三“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反映了唐初贞观政策哪一内容?此外,贞观政策在经济方面有何措施? (4)唐朝的强盛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什么启示?(至少两点) ■你的收获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