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89157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变色龙》说课稿)(word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35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稿,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 cover
《变色龙》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课文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反复无常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俄走狗形象,巧妙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具体特点,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2.能力目标: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情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警察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对小说所反映的俄国19世纪社会现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我把本文的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二、说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本课主要使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采访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这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位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启发合作态度与探究意识,让学生会学习,享受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都是以分组合作的形式,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根据这一思想,我把这堂课设计为“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在感知案情中把握情节,自悟人物性格;在模拟审案中进行角色体验,感悟人物刻画的方法;在记者采访中揭示人物内心,理解小说主题;在改编故事中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课前,我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小说情节,并布置好教室、分好组、选好组长,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大屏幕显示法庭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在本班教室模拟法庭公开审理一件民事诉讼案,整个案情都被一个叫契诃夫的俄国作家记录在《变色龙》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熟悉案情。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通过教室的布置,以及大屏幕的烘托,创设情景,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这种氛围当中。这种新颖别致的“模拟法庭”形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致大增,为这堂课赢得了一个好的开端。 (二)默读课文,感知案情 1.读课文,提取要点教师过渡: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变色龙”最高法院的判决书。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判决书上的提示,提取相关信息,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大屏幕显示判决书)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小说情节,同时培养了学生梳理、概括、提炼的能力考核成绩。掌握了“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以判决书的形式出现,主要是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谈发现,整体感知。教师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