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89711

2022年“赢在高考”物理预测卷8(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0817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年,赢在高考,物理,预测,教师,学生
    2022年“赢在高考”物理预测卷8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成功放电(如图),为本世纪中叶实现核聚变能应用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造太阳”装置中的核反应主要是一个氚核与一个氘核反应生成一个新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核能 E.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与核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 B.一个核与一个核反应生成的新核中子数为3 C.一个核与一个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D.核的比结合能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衰变反应方程,质能方程,比结合能概念等 A.氘核与氚核都只有一个质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同位素,故A错误; B.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新核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则新核的中子数为2,故B错误; C.若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E,真空中光速为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故C正确; D.一个氘核与氚核反应生成一个新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而释放核能△E,依据结合能的概念,△E不是新核的结合能,那么新核的比结合能也不等于,故D错误。 故选C。 2.激光陀螺仪是很多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等交通工具。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其原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由激光器发出的A、B两束激光,经完全对称的两个通道(图中未画出)在光电探测器处相遇,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整个装置本身具有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转动的角速度,那么沿两个通道的光的路程差就会发生变化,同时光电探测器能检测出干涉条纹的变化,根据此变化就可以测出整个装置的旋转角速度。某次测试,整个装置从静止开始,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顺时针方向逐渐加速旋转,最后转速稳定,这个过程中光电探测器的中央位置C处检测出光强经过了强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束激光的频率大于B束激光的频率 B.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A束激光到达光电探测器的路程逐渐变大 C.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C处始终没有出现干涉明条纹 D.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两束激光的路程差变化了2个波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光学基本物理量比较,光路分析,干涉条件等 A.由于两束激光出现干涉现象,说明两个光束的频率相等,A错误; B.由于整个装置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A束激光到达光电探测器的路程逐渐变小,B错误; C.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当C处出现强光时就是干涉明条纹,C错误; D.由于C处出现了强弱强弱强的变化,因此两束激光的路程差依次为,因此变化了2个波长,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C又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加 B.A→B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B→C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 C.C→A过程中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 D.A→B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C→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图像分析等 A.A→B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AB直线过原点表示该过程为等压变化,故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故A错误; B.气体从A→B过程中,温度升高且体积增大,故气体吸收热量且对外做功,设吸热大小为Q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