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78984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风筝风筝飞上天丨浙美版

日期:2025-04-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4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风筝,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课
  • cover
风筝风筝飞上天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发现风筝的特点,简单的设计、绘图风筝,按照要求制作简单的风筝。并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和知识及构造与平衡的关系 2.初步学会弯、绑、糊等简单的操作技能及简单工具的使用。 3.初步学会小组分工,体会同伴之间合作的愉快,完成作品的自豪心理。 4.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和知识,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5.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的对称、美观、有创意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难点: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掌握放飞的技巧。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实物;准备1米长细竹条3—4根、棉线2卷、桃花纸2张、胶水、美工刀、颜料等材料工具;组织四人合作组。 (教师)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实物;2—3个已经扎制好的风筝骨架;半成品风筝(已经制作好的,但没有画图的风筝)。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图片激发兴趣 1.先让大家看一些风筝的图片。多媒体播放各种风筝图片。(学生不住地发出赞叹声) (板书:风筝风筝飞上天) 2.讲解风筝的起源 3.玩过风筝吗?你见过的风筝都是什么形状的?根据学生交流板书。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鸟形、龙形等等。 过渡: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风筝。(想) 4.出示菱形风筝,让学生仔细观察。风筝都有一个特点:能看出来吗? (板书:对称图形) (二)学生自主观察,制作方法指导 1.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最简单的风筝。 2.仔细看看,我们要怎么做?准备些什么材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设计完成记录表(小组分工) 1.请大家简单分工。组长、记录员、检验员 2.出示“十字形”骨架,让学生观察。 3.指导步骤和方法 步骤:设计图案———检验、评价———扎骨架———糊纸———绑拴提线———着色 四、学生制作(活动),教师适当指导 五、集中展示、评价 六、加工、试飞 教学反思: 这是一门自主、开放、探究、创新的课程;是一门解放学生,发展教师的课程;是教育回归原生态,回归自然的课程。教师要尽可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平时课可以少考虑一些,尽可能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实在没有办法解决下才指导。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而在此同时,同学们也很感兴趣,因为风筝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喜欢的一种玩具,我调查了一下,班里90%的同学都曾放过风筝,而且放得不错,这也是孩子们春天最喜欢的一样活动。我就从孩子们亲自放风筝的经历入手,请他们谈谈放风筝要注意的技巧,然后引入介绍风筝的历史,请同桌互相说说,都有哪些动物形象的风筝,然后重点介绍了常见的沙燕风筝,并观察书上的三个沙燕风筝,看看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经过观察,知道了沙燕风筝的外形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其中的图案、颜色可以有丰富的变化。在对风筝有了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我再布置今天的课堂作业,根据孩子们绘画的水平,我分成了三种层次的作业:1.是临摹书上的风筝图;2.是画沙燕外形的风筝,自己设计丰富的图案;3.是设计一个书上没有的新颖漂亮的风筝。同学们很感兴趣,都认真的画了起来,也产生了许多美丽的作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